成語(Idiom):朝三暮四
發音(Pronunciation):cháo sān mù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心不定,經常變換主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個聰明的獼猴,它的主人每天給它三個蘋果。猴子很聰明,它用一根棍子把三個蘋果都掛在樹上,然后告訴主人只給它兩個蘋果。主人以為猴子不會數數,于是每天都給猴子兩個蘋果。后來,主人聰明地給猴子四個蘋果,猴子卻以為主人又給了它三個蘋果。這樣,猴子每天都以為主人給了它不同數量的蘋果,心里很高興。從這個故事中,人們就用“朝三暮四”來形容那些經常變換主意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善于變換主意、不穩定的人。比如,你和朋友約好了一起去看電影,但是到了約定的時間,朋友卻改變主意,說不想去看了。你就可以說他“朝三暮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具體作者已無法考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朝三暮四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數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會兒說要去旅行,一會兒又說不去,真是朝三暮四。
2. 這個人太朝三暮四了,根本不值得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故事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猴子在樹上掛蘋果的場景,然后主人每天給它不同數量的蘋果,導致猴子心思不定,經常變換主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故事和成語,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和智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一個朋友,他今天說要給我買禮物,明天又說不買了,真是朝三暮四。
2. 初中生:我妹妹今天想報名參加舞蹈班,明天又說不參加了,她真是朝三暮四。
3. 高中生:我班上有個同學,他一會兒說要考文科,一會兒又說要考理科,他真是朝三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