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bù bì fǔ yuè ㄅㄨˋ ㄅㄧˋ ㄈㄨˇ ㄩㄝˋ不避斧鉞(不避斧鉞)
謂不怕殺頭。斧鉞,古代用以殺人的武器。鉞,形似斧而大。語出《漢書·趙充國傳》:“愚臣伏計孰甚,不敢避斧鉞之誅,昧死陳愚,唯陛下省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臣向來不以面從為忠,故今日不避斧鉞,直言苦諫。”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不避斧鉞
成語(Idiom):不避斧鉞
發音(Pronunciation):bù bì fǔ y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畏懼強大的武器和威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勇敢無畏,不怕任何強大的敵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一個人面對困難和壓力時的勇敢和堅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勇士。他的名字叫蒙恬,是秦朝時期的將領。蒙恬在戰爭中勇敢無畏,從不退縮,因此他被贊美為“不避斧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不”、“避”、“斧”和“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真正的勇士,面對困難和危險從不避斧鉞。
2. 我們應該學習蒙恬的精神,不避斧鉞地迎接挑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四個漢字與勇士蒙恬的形象聯系在一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蒙恬手持斧鉞,勇敢地面對敵人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將領蒙恬的故事和成就,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蒙恬一樣,勇敢地面對困難,不避斧鉞。
2. 初中生:蒙恬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勇士,他的精神是不避斧鉞的。
3. 高中生:在面對壓力和挑戰時,我們應該像蒙恬一樣,勇敢地不避斧鉞地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