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碎
基本解釋
嘴碎,說話啰嗦。 明 康海 《王蘭卿》第四折:“這 蘭卿 干下這等好事,不知俺心里是怎生的,則要説他道他,您眾位不嫌口碎么?”《天雨花》第十回:“不是我身多口碎,老爺嚴諭不可輕?!?/p>
成語(Idiom):口碎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s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連珠炮似的,快而密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碎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說話快而密集,像連珠炮一樣。這個成語強調了說話的速度和連貫性,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口才流利、能言善辯的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碎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說話流利、口才好,能夠迅速而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它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口才,也可以用來諷刺一個人說話啰嗦、嘮叨不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口碎的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它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出現頻繁,如《紅樓夢》中有“口碎舌兒”一詞,形容賈母說話連珠炮似的??谒檫@個成語可能是在古代人們對于口才的贊美和描述中逐漸演變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口碎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口和碎。其中,口表示嘴巴,碎表示分散、破碎。結合在一起,口碎形象地描繪了說話連貫、快速的情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口碎讓聽眾聽得云里霧里,完全跟不上他的思路。
2. 她的口碎讓人覺得她是個口若懸河的演講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口碎與連珠炮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說話像連珠炮一樣,快速而連貫,就能夠記住口碎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于口碎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戲曲和相聲表演,這些藝術形式中的演員通常有很高的口才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口碎讓我覺得他是個天才。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口碎讓人覺得她是個演講家。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口碎讓他在辯論賽中占據了優勢。
4. 大學生(19-22歲):老師的口碎讓我們在課堂上跟不上他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