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流血千里
發音(Pronunciation):liú xiě qiān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戰爭或激烈沖突中大量流血犧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流血千里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流血”表示大量的血液流失,代表戰爭或沖突的激烈程度;“千里”表示距離很遠,表示戰爭或沖突的廣泛范圍。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戰爭或激烈沖突中大量流血犧牲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戰爭、沖突或激烈斗爭中的慘烈場面。也可用于形容某個地區或國家長期戰亂不斷,人民生靈涂炭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西漢初年,項羽率領楚軍與劉邦率領漢軍展開了一系列的戰爭。其中一次大戰中,楚軍在巨鹿一役中慘敗,成千上萬的士兵被殺,大量的血液在戰場上流淌。這次戰斗的激烈程度和廣泛范圍,使得后人將其形容為“流血千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流血”和“千里”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那場戰爭中,敵人的軍隊被擊潰,戰場上流血千里。
2. 這個國家長期戰亂不斷,人民流血千里,十分悲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流血千里”與戰爭、沖突的激烈場面聯系起來,形象地描繪出大量的血液在廣闊的地域中流淌的情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戰爭、沖突相關的成語,如“血流成河”、“百戰百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戰爭中,人們的家被炸毀了,流血千里,很可怕。
2. 初中生(13-15歲):歷史上有過很多次戰爭,流血千里的場景讓人心驚膽戰。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國家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流血千里的戰爭,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流血千里的悲慘場面提醒我們珍惜和平,努力避免戰爭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