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披荊斬棘
發音(Pronunciation):pī jīng zhǎn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勇往直前,毫不畏懼地克服困難和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披:穿戴;荊:指荊棘;斬:砍伐。披荊斬棘原指穿戴上防護物品,砍伐荊棘,以便通過荊棘叢林。后來引申為克服困難和艱險,勇往直前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不怕困難和艱險,勇往直前的場景,適用于各種生活和工作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陳涉世家》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在秦末亂世,陳勝、吳廣等起義軍隊進攻秦朝,他們經過荊山時,路上布滿了茂密的荊棘叢林。陳勝勇往直前,不畏艱險,帶領起義軍披荊斬棘,最終成功攻破了秦朝的軍隊。這個故事成為了“披荊斬棘”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 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披荊斬棘,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勇敢地披荊斬棘,不退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披荊斬棘”這個成語形象地想象成一個人穿戴著防護衣物,手持利器勇敢地砍伐荊棘,毫不畏懼地通過荊棘叢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勇往直前”、“克服困難”相關的成語,例如“奮發圖強”、“逆水行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超級英雄一樣,披荊斬棘,保護家人。
2. 初中生:即使面對困難,我們也要勇敢地披荊斬棘,追求自己的夢想。
3. 高中生:考試前的復習是一段艱難的旅程,我們需要披荊斬棘,才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