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救世濟民
發音(Pronunciation):jiù shì jì m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拯救世人,使人民得到救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救世濟民是一個由“救世”和“濟民”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救世意為拯救世人,濟民意為幫助人民。救世濟民的基本含義是指通過行動或措施來拯救人民,使他們得到幫助和救濟。這個成語強調了對人民的關懷和幫助,體現了一種善良和慈悲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救世濟民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為人民利益而奮斗、不辭辛勞、無私奉獻的人或事物。它可以用來形容醫生、救護人員、慈善機構等為人民健康和福祉而努力工作的人或組織。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為社會公益事業做出貢獻的人,比如捐款捐物、義務勞動等。此外,在教育領域,救世濟民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致力于教育事業,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貢獻力量的教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救世濟民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商朝時期,有一位叫禹的人,他擔任過治水的大臣。由于長期的努力,禹成功地治理了洪水,拯救了人民的生命和財產。他的治水事跡被后人傳頌,成為了一個象征拯救人民的典故。后來,人們將禹治水的事跡與濟民的意義結合起來,形成了救世濟民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救世濟民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救世”和動詞“濟民”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醫生們用盡全力救世濟民,為病人恢復健康而努力奮斗。
2. 這位慈善家通過捐款捐物,積極參與救世濟民的活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救世濟民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聯想方法。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山之巔,伸出雙手,拯救著一個人群,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救世濟民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治水事跡,了解禹治水的故事和其他相關的文化典故。此外,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救世濟民相關的成語,比如救民于水火、濟世安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學習好知識,將來能夠救世濟民。
2. 初中生:醫生是救世濟民的好職業,他們能夠幫助病人恢復健康。
3. 高中生:慈善機構通過捐款捐物,積極參與救世濟民的活動,為社會做出貢獻。
4. 大學生:作為未來的教師,我們要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貢獻力量,救世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