攣株
成語(Idiom):攣株
發音(Pronunciation):luán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為了爭奪一棵樹而爭斗不休,比喻爭奪不休、互相爭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攣株出自《莊子·逍遙游》,原文是“攣株之爭”,意思是為了爭奪一棵樹而爭斗不休。這個成語比喻人們為了爭奪一件事物而爭斗不休,形容爭斗激烈、不可調和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爭斗激烈、不可調和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政治斗爭、商業競爭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兩個人同時想要砍伐一棵樹,于是他們為了爭奪這棵樹而爭斗不休,最終都沒有得到樹木。這個故事就是成語“攣株”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兩個公司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互相攣株,競爭激烈。
2. 他們為了爭奪領導職位,爭斗不休,完全忘記了最初的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攣株”與爭奪樹木的情景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爭斗不休的意思。可以將兩個人爭奪樹木的情景想象得非常激烈,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攣株”相關的成語,如“爭風吃醋”、“爾虞我詐”等,來擴展對爭斗和競爭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里的兩個同學為了爭奪籃球隊的隊長位置,爭斗不休。
2. 初中生:為了爭奪學校的優秀學生稱號,同學們攣株不休。
3. 高中生:政治斗爭是一場攣株之爭,各方勢力爭奪權力不停歇。
4. 大學生:商業競爭中,各個公司為了爭奪市場份額,攣株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