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稾
基本解釋
連莖帶穗的谷類收獲物。《書·禹貢》“百里賦納緫” 孔 傳:“禾稾曰緫。” 孔穎達 疏:“緫者,緫下銍秸,禾穗與稾緫皆送之,故云‘禾稾曰緫’。”
成語(Idiom):禾稾(hé gǎo)
發音(Pronunciation):hé g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禾稻的稈子,比喻無用的東西或者廢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禾稾是禾本科植物(如稻、麥等)的稈子,它沒有糧食的價值,只有作為廢物的存在。因此,“禾稾”這個成語用來比喻無用的東西或者廢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一些無用或者廢棄的東西,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人的言行舉止毫無價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禾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時代。人們在收割禾稻時,會割下禾稻的穗,而剩下的稈子就是禾稾。由于禾稾沒有糧食的價值,所以人們會將其當作廢物丟棄。因此,禾稾成為了比喻無用的東西或者廢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禾稾是一個雙音節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已經變成了一堆禾稾。
2. 他的建議就像禾稾一樣,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禾稾與廢物或者無用的東西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在收割禾稻時,割下禾稻的穗,而剩下的稈子就是廢物,沒有任何價值。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農耕相關的成語,如“秋實”、“稻草人”等,以豐富詞匯和了解更多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農民叔叔把禾稾留給了小鳥,小鳥很開心。
2. 初中生:這個論文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禾稾,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觀點。
3. 高中生:他的批評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禾稾,沒有任何建設性的意見。
4. 大學生:這篇文章中的大部分論點都是禾稾,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支持。
5. 成人:他的演講中充斥著大量的禾稾,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