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率
基本解釋
◎ 大率 dàshuài
[generall;roughly;probably] 副詞。大概、大致;大體;大略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則津澤皆歸其根。——宋· 沈括《夢溪筆談·采草藥》
詳細解釋
(1).大抵;大致。《史記·平準書》:“於是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 宋 梅堯臣 《答恭上人》詩:“素知 江 南地,大率皆卑溼。” 郭沫若 《夏完淳》:“大率在同輩中 完淳 所最佩服的是這位 錢漱廣 和他的姐丈 侯文中 。”
(2).統(tǒng)率偏師之將。《墨子·迎敵祠》:“五步有五長,十步有什長,百步有百長,旁有大率。” 孫詒讓 間詁:“即《旗幟篇》四面四門及左右軍之將,分守四旁。”
歷法名詞。《新五代史·司天考一》:“以通法進統(tǒng)法,得七十二萬,氣朔之下,收分必盡,謂之全率。以通法進全率,得七千二百萬,謂之大率,而元紀生焉。”
成語(Idiom):大率(dà shuài)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à shu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大致、大概的樣子或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物的大致情況或大概樣子。用來表示對某種情況或事物的概括,不具體詳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描述事物或情況時,表示大致、大概的樣子或情況。常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大率”最早出現(xiàn)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故事發(fā)生在項羽與劉邦爭霸的時期。當時,項羽的大軍攻打劉邦的軍隊,劉邦見勢不妙,便命令部下撤退。劉邦的部下問他:“大王如此大軍,怎么能這樣輕易地撤退呢?”劉邦回答說:“大軍雖多,但大致上是烏合之眾,戰(zhàn)斗力并不強大,所以撤退是最明智的選擇。”后來,人們就用“大率”來形容事物的大致情況或大概樣子。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計劃還沒有最終確定,只是個大率的想法。
2. 他的論文大率上是正確的,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證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率”理解為“大概率”。大概率指的是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很高,而“大率”則表示事物的大致情況或大概樣子。將其與“大概率”聯(lián)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大率”相似的成語,如“大體”、“大方”等,擴展對事物大致情況或大概樣子的描述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大率地猜測明天會下雨。
2. 初中生:這個問題我大率地回答了一下,但還需要進一步思考。
3. 高中生:老師的講解讓我對這個概念有了大率的了解。
4. 大學生:這篇文章大率上是正確的,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