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篆
成語(Idiom):頡篆(jié zhuàn)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zh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書法寫得字正腔圓,典雅有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頡篆源自古代篆刻藝術,篆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字藝術形式,通過刻制印章來表達思想和情感。頡篆成語形容文章或書法的字跡工整,筆畫有力,體現了作者或書法家的才華和功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頡篆一詞常用來形容文字、文章或書法的優美程度。可以用于贊美一篇文章寫得字跡工整、規整,或者贊美一幅書法作品的筆畫有力、構圖精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了漢代書法家顏真卿的故事。顏真卿是唐代杰出的書法家,他在書法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詣。據說他曾經在一塊大石頭上刻字,刻得非常認真,整齊有力,字跡工整。后來,人們用“頡篆”來形容他的字跡,以表達對他書法才華的贊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字寫得非常頡篆,字跡工整,規整有力。
2. 這篇文章的字跡整齊有力, 看上去非常頡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篆刻藝術相關的圖像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位書法家在用刻刀刻制印章時,專注而認真地刻下每一個字,最終形成了一方完美的篆刻作品,這就是“頡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中國書法和篆刻藝術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書法家和篆刻家的作品,以及相關的藝術歷史和技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書法字寫得非常頡篆,我要向她學習。
2. 初中生:我喜歡看書法展覽,里面的作品字跡都非常頡篆,很有藝術感。
3. 高中生:他的文章寫得字跡工整,規整有力,真是頡篆之作。
4. 大學生: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希望能夠將自己的字跡寫得更加頡篆,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