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舌
成語(Idiom):忠舌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s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堅守真理、堅持正義,勇于直言無諱,不畏權貴壓迫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忠舌是由“忠”和“舌”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忠指忠誠、忠心;舌指言辭、語言。忠舌指的是一個人忠實于真理和正義,敢于直言無諱,不畏權貴壓迫的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忠舌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不公正的事情時,不畏強權,堅持真理、正義,并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它可以用來稱贊那些勇于維護公平正義,不畏艱險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淮陰侯呂后因為不滿意孝文帝劉恒的政策,而找到了韓安國,希望他能夠為自己說話。韓安國在面對呂后的請求時,堅守忠誠和正義,不畏權貴的壓迫,勇敢地直言無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忠舌”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忠舌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忠”和名詞“舌”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忠舌,堅持正義,不畏壓力。
2. 她是一個忠舌的人,總是勇于說出真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忠舌”與“忠誠”和“言辭”聯想起來記憶。忠誠代表忠心,言辭代表語言,而忠舌則代表忠實于真理和正義的人勇于直言無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忠舌”相關的成語,如“忠言逆耳”、“直言不諱”等,以擴大對忠誠、正義和直言不諱等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們應該忠舌,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2. 初中生:作為學生代表,我會忠舌地反映同學們的意見和需求。
3. 高中生:在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時,我們應該忠舌,維護自己的權益。
4.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忠舌,為社會公平正義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