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圖
基本解釋
(1).指《河圖》。 北周 庾信 《堯登壇受圖贊》:“丹圖馭馬,緑甲乘龜。” 倪璠 注:“ 鄭康成 以為《河圖》、《洛書》龜龍銜負而出。”
(2).指圖畫。 明 無心子 《金雀記·守貞》:“假石堆山徑,花木多繁盛,數點遠風清,霞天相映,寫入丹圖。”
成語(Idiom):丹圖
發音(Pronunciation):dān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有才華、有造詣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圖是由“丹”和“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丹”字指的是丹砂,表示紅色;“圖”字指的是圖畫,表示畫像。結合在一起,意味著人物形象的描繪,比喻有才華、有造詣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丹圖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在某個領域有出色才能和成就的人,如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等。可以用來贊美和稱贊有才華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人間訓》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叫丹朱的人的故事。丹朱是個非常聰明有才華的人,他精通文學和繪畫,畫像非常栩栩如生。后來,人們就用“丹圖”這個成語來形容有才華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真正的丹圖,無論在文學還是繪畫方面都有出色的才能。
2. 這位科學家被譽為丹圖,他的研究成果對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丹圖”成語的發音與“單途”相似,表示一個人在某個領域上只有一種才能。通過這種記憶方式,可以幫助記住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其他成語,如“文韜武略”、“才子佳人”等,以豐富詞匯和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丹圖,擅長畫畫和寫作。
2. 初中生:她是一位真正的丹圖,她的音樂才華令人驚嘆。
3. 高中生:他是學校的丹圖,他的數學成績一直都是全年級第一。
4. 大學生:她是一名丹圖,她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有很高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