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霜袍
成語(Idiom):赤霜袍(chì shuāng páo)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shuāng p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冬天天寒地凍,霜雪覆蓋的景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赤霜袍是由“赤”、“霜”、“袍”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赤”表示紅色,常用來形容火紅、紅艷等;“霜”表示冰冷的冰霜;“袍”表示衣服。赤霜袍形容冬天寒冷,地面被霜雪覆蓋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赤霜袍常用于形容冬天的寒冷景象,可以用來描繪冬日的嚴寒、大雪紛飛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赤霜袍的故事起源于《漢書·楊震傳》。據說,楊震是漢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在冬天時,看到地面被厚厚的霜雪覆蓋,形成了一片紅色的景象。楊震因此感嘆:“地上的霜雪就像是一件紅色的袍子。”后來,人們就用“赤霜袍”來形容冬天寒冷的景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的早晨,一片赤霜袍的景色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美麗。
2. 寒冷的冬天,大地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赤霜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赤霜袍”。可以想象冬天的大地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霜雪,形成了一件紅色的袍子,給人帶來了寒冷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冬天、寒冷相關的成語,例如“冰天雪地”、“寒冬臘月”等,可以加深對冬天的描繪和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早上我看到外面的世界都被赤霜袍覆蓋了,好美啊!
2. 初中生:冬天的赤霜袍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寒冷。
3. 高中生:赤霜袍下的嚴寒世界,仿佛是冬天帶來的一場美麗的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