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贍
散贍(sàn shàn)
發音:sàn shàn
基本含義:散漫慷慨,大方豪爽。
詳細解釋:散贍是指人慷慨大方,不拘小節,豪爽待人。形容人對待朋友、親人、下屬等都極為寬厚慷慨,不拘小節,大方得體。
使用場景:散贍多用于褒義,形容人性格開朗、豪爽大方。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待人接物的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慷慨解囊。
故事起源:《論語·顏淵》中有一則故事,孔子對顏淵說:“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顏淵回答說:“然,非與?”孔子又問:“非與?宗也,文武之事,達而行之,能無從君乎?”顏淵答道:“然,不過愿聞子之志。”孔子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個故事中的“朋友信之”就是指朋友之間應該互相以誠信相待,散贍的含義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出來的。
成語結構:散贍是一個形容詞,由“散”和“贍”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他對待朋友一向散贍,從不計較得失。
2. 這位慷慨大方的老板散贍地幫助了很多需要幫助的人。
記憶技巧:可以將“散贍”拆分為“散”和“贍”兩個字進行記憶。散贍的意思是人慷慨大方,不拘小節,散漫慷慨,可以想象一個人慷慨地把財物“散”給別人,對別人慷慨大方,“贍”起來。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散財猛人”、“大公無私”等,加深對散贍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散贍的人,總是愿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玩具。
2. 初中生:她對待朋友非常散贍,經常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3. 高中生:這位老師散贍地鼓勵學生們發表自己的觀點,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
4. 大學生:他的散贍為他贏得了很多朋友,大家都喜歡和他交往。
5. 成年人:作為一個企業家,他一直以散贍的精神回饋社會,積極參與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