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dōng zhēng xī yuàn ㄉㄨㄙ ㄓㄥ ㄒㄧ ㄧㄨㄢˋ東征西怨(東征西怨)
語本《書·仲虺之誥》:“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賞……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謂 商湯 向一方征伐,則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來解救自己。后因以“東征西怨”謂帝王興仁義之師為民除害,深受百姓擁戴。 唐 陸贄 《重優復興元府及洋鳳州百姓等詔》:“古先哲王,東征西怨。顧予不德,重以勞人。”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東征西怨
成語(Idiom):東征西怨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zhēng xī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東征指東方出征,西怨指西方的怨恨。表示東方征戰西方,西方人民產生怨恨的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形容一個國家或個人東征西方,征戰他國時,西方的人民對其心存怨恨、不滿和仇恨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國家或個人在擴張領土或進行戰爭時,遭到被征服國家或被攻擊方的怨恨和反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歷史上的戰爭時期。在古代中國,東方指的是中原,而西方則指的是邊疆地區或外族。當中原王朝征戰西方地區時,征服了西方人民,他們往往對中原人心存怨恨和不滿,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成分組成,分別是“東征”和“西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東征西怨,最終失敗了。
2. 這個國家的擴張政策引起了西方國家的東征西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東征西怨”分解為兩個部分,分別記憶“東征”和“西怨”的意思。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東征”與東方的征戰聯系在一起,將“西怨”與西方的怨恨聯系在一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中國歷史上的一些東征西怨的事件,例如秦朝的征戰、唐朝的征戰等。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戰爭和征戰相關的成語,拓寬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在游戲中東征西怨,最終戰勝了所有對手。
初中生:歷史上有很多東征西怨的事件,我們應該反思戰爭的可怕性。
高中生:國家的東征西怨往往會導致外交關系緊張和國際爭端的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