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
成語(Idiom):落難
發音(Pronunciation):luò n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遭遇困境,陷入困難境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人在社會上遭遇困難,失去地位、財產或受到迫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某種原因而陷入困境,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或權力。常用于敘述歷史人物或描述社會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的社會很不穩定,人們經常會因為政治、經濟、自然災害等原因而陷入困境。因此,這個成語形成了對遭遇困難的描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落難是一個動詞短語,由“落”和“難”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參與了反對政府的活動而落難。
2. 在經濟危機中,很多人都落難了,失去了工作和家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落難”想象成一個人從高處掉落進了一個陷阱中,無法自拔,因此陷入困境。這種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困境、挫折有關的成語,比如“窮途末路”、“身敗名裂”等。這些成語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落難”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10歲):他的家庭遭遇了巨大的災難,全家人都落難了。
2. 初中生(11-14歲):在古代,很多文人因為言論自由受到迫害而落難。
3. 高中生(15-18歲):在戰爭年代,很多人因為戰亂而落難,失去了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