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灑
成語(Idiom):糞灑(fèn sǎ)
發音(Pronunciation):fèn s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分崩離析或遭受重大打擊,形容局勢破敗或事物毀滅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糞灑”來源于古代農村的生活場景。在農村,糞便是一種肥料,用于施肥,促進農作物的生長。但當糞便被灑落在地上,不僅會造成環境污染,也會使得農作物受到破壞。因此,“糞灑”成語用來形容事物遭受重大打擊,局勢破敗或事物毀滅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重大災難、動蕩或失敗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個人遭受打擊或失敗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糞灑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晉書·段韶傳》。段韶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被任命為臨淄縣令,希望能夠改善當地的政治和經濟狀況。然而,段韶上任后發現,縣內的官員貪污腐敗,百姓生活困苦,社會秩序混亂。他努力改革,但遭到了當地權貴的阻撓和打壓。最終,段韶無法實現他的改革目標,縣內的狀況更加糟糕,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形容局勢破敗或事物毀滅的狀態,形成了成語“糞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戰爭使整個國家陷入了糞灑的境地。
2. 經濟危機導致了許多企業的糞灑。
3. 這次選舉結果讓他的政治前途糞灑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糞灑”與事物破敗、毀滅的情景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可以想象一塊肥沃的土地被灑上糞便,農作物無法生長而遭受毀滅的情景,以此來記憶“糞灑”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糞灑”相關的成語,如“一敗涂地”、“尸橫遍野”等,以擴大詞匯量并豐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大雨過后,農田里的糞便灑得到處都是。
2. 初中生(13-15歲):經歷了一連串的挫折,他的信心徹底糞灑了。
3. 高中生(16-18歲):經濟危機導致了許多企業的倒閉,無數人的夢想都糞灑了。
4. 大學生(19-22歲):這次選舉結果讓他的政治前途徹底糞灑了。
希望這份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糞灑”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