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儀
基本解釋
(1).謂祭祀、賓客、朝廷、喪紀、軍旅、車馬等六種禮儀?!?a href="/r_ci_d180d23c2351d6de8f1fe808c55a5e23/" target="_blank">周禮·地官·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儀:一曰祭祀之容,二曰賓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喪紀之容,五曰軍旅之容,六曰車馬之容?!?br>(2). 唐 開元 時,宮內設女官,其中有淑儀、德儀、賢儀、順儀、婉儀、芳儀,合稱“六儀”,掌教九御四德,率其屬以贊皇后之禮儀。見《新唐書·百官志二》、《新唐書·后妃傳序》。
成語(Idiom):六儀(liù yí)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六種禮儀,即儀容、儀表、儀態、儀式、儀軌、儀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儀是指人們在社交場合中應遵循的六種基本禮儀,包括外表儀容、儀表舉止、言談舉止、禮儀儀式、禮儀規矩以及書寫文化等方面。六儀是社會交往中的基本規范,它們反映了一個人的修養和教養水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儀常常用于教育、培訓、禮儀指導等場合,幫助人們提高社交禮儀素養,增進人際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儀一詞最早出現在《儀禮·曲禮上》中,是古代禮制之一。在古代,六儀是貴族社會的基本禮儀規范,用于規范人們的社交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儀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六”和“儀”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六儀,讓他們具備良好的社交禮儀素養。
2. 在商務場合中,遵守六儀是樹立良好形象的關鍵之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六儀”與六種基本禮儀的關鍵詞聯系起來,如“儀容”可以與外表形象聯系,“儀表”可以與舉止態度聯系,以此類推,幫助記憶六儀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六儀的具體內容和細節,了解不同場合下的禮儀要求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禮儀差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在學校學習了六儀,要注意儀容儀表,保持良好的形象。
2. 初中生:老師教我們六儀的重要性,我們要注意言行舉止,做到文明禮貌。
3. 高中生:社交禮儀是六儀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要在社交場合中展現出自己的修養和教養。
4. 大學生:在求職面試中,六儀是關鍵因素之一,我們要注意儀態舉止,給面試官留下良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