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樽
基本解釋
猶山杯。 唐 王勃 《山亭興序》:“玉案金盤,徵石髓於蛟龍之窟;山樽野酌,求玉液於 蓬萊 之峰。” 金 梅堯臣 《池州進士陳生惠然見過》詩:“竹館忽枉駕,山樽聊解頤。”
成語(Idiom):山樽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z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山中的酒壇或酒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山樽是指山中的酒壇或酒壺。它代表著山林之間的隱士生活,表達了遠離塵囂,過簡樸自然的意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山樽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遠離紛擾、過簡樸生活的情景。可以用來形容隱居山林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追求簡樸生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山樽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晉書·郭璞傳》。郭璞是晉朝時期的一位文人,他在南山隱居期間,常常飲酒於山樽之中,過著簡樸自然的生活。后來,人們用“山樽”來形容過著隱居、簡樸生活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山樽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山”和“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日里過著山樽般的生活,遠離城市的喧囂。
2. 山樽中的美酒,品味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山樽想象成一個山洞中的酒壇,將隱居山林的人與這個形象聯系在一起,有助于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隱居、簡樸生活相關的成語,如“隱居”,“山水畫”,可以進一步豐富對山樽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山樽中的美酒,在山林間散發著誘人的香味。
2. 初中生:他選擇了隱居山林,過上了山樽般的生活。
3. 高中生:在山樽的陪伴下,他享受著遠離塵囂的寧靜生活。
4. 大學生:山樽代表了一種追求簡樸自然的生活態度,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