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基本解釋
◎ 中醫 zhōngyī
(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中國傳統的醫學
(2)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用中國的醫學理論和方法治病的醫生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中國傳統醫學)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2.(用中醫理論和方法治病的醫生)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of Chinese medicine
詳細解釋
(1).指中等的醫術或醫生。 唐 柳宗元 《愈膏肓疾賦》:“夫上醫療未萌之兆,中醫攻有兆之者。”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下:“‘不服藥,勝中醫?!苏Z雖不可通行,然疾無甚苦,與其為庸醫妄投藥,反害之,不得為無益也。” 清 唐甄 《潛書·除黨》:“何必 扁鵲 ?茍達其故,中醫皆能治之。”
(2). 中國 傳統的醫學。 鄭觀應 《盛世危言·醫道》:“ 日本 素學中醫,今亦參用西法,活人無算?!?毛澤東 《書信選集·致楊尚昆》:“今后舉辦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的學習班,由各省、市、自治區黨委領導負責辦理?!?br>(3).指用 中國 醫學理論和醫療方法治病的醫生。 鄒韜奮 《潘老太太與中醫》:“僅就 上海 一埠而論,中醫有二千人,藥鋪有三百家。”
符合醫理?!?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藝文志》:“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音律》:“傳奇中賓白之繁,實自予始……與其留餘地以待增,不若留餘地以待減。減之不當,猶存作者深心之半,猶病不服藥之得中醫也。”
中醫(Zhōng yī)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y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中醫是指中國傳統醫學,是一種綜合性的醫學體系,包括中藥、針灸、推拿、氣功等多種療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醫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總稱,它與西方醫學有很大的不同。中醫注重整體觀念,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追求身心的平衡。中醫治療疾病的方法包括中藥療法、針灸療法、推拿療法、氣功療法等。中醫強調預防和調理,注重個體的整體健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醫常常用于治療各種疾病,尤其在慢性病、內科病和中醫藥調養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同時,中醫也被廣泛應用于中醫藥研究、中醫教育和中醫文化傳承等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中醫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積淀。其起源可追溯到中國古代的黃帝時期,最早的中醫經典是《黃帝內經》。中醫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沒有特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重視中醫的研究和應用。
2. 中醫的理論體系非常龐大,需要深入學習和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中醫這個詞語:
1. 關聯記憶:將中醫與中國傳統文化聯系起來,想象中醫師在使用中藥、針灸等療法。
2. 創造聯想:將中醫的發音“zhōng yī”與“鐘醫”聯想在一起,想象一個醫生在使用中醫療法為病人治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中醫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中醫的理論基礎、中藥的使用方法、針灸的技術和推拿的手法等。還可以了解中醫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和發展現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中醫是中國傳統的醫學,有很多神奇的療法。
2. 初中生(13-15歲):我對中醫很感興趣,想學習中藥的知識。
3. 高中生(16-18歲):中醫的理論很復雜,需要深入研究和學習。
4. 大學生(19-22歲):中醫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有很多不同的療法和技術。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中醫在治療慢性病和調理身體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