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咎有應得
發音(Pronunciation):jiù yǒu yīng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為做錯事而受到應有的懲罰或報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咎有應得是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咎指的是過錯或責備,有表示有、應表示應當,得表示得到。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因為自己的過錯或錯誤行為而受到應有的懲罰或報應。它強調了因果關系,認為人的行為會有相應的結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咎有應得多用于貶義的場景,用來形容壞人做壞事后得到應有的懲罰,或者正義得到伸張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做壞事卻沒有受到應有懲罰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有一個農夫在地里種田時,不小心將自己的鋤頭扔到了路上,正好打到了一個過路人的頭上。過路人很生氣,農夫連連道歉,但過路人仍然不依不饒,要求農夫給他賠償。農夫覺得自己并沒有故意傷害過路人,所以拒絕了他的要求。結果,過了幾天,農夫的鋤頭也被一個車子給弄壞了。大家都說這是咎有應得,農夫不肯給過路人賠償,結果自己也遭到了損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咎有應得由三個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貪官終于被抓了,咎有應得。
2. 我告訴過他不要做違法的事情,現在他被抓了,真是咎有應得。
3. 不努力學習,考試不及格,這是咎有應得的結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咎有應得”拆分成“咎”、“有”、“應”、“得”四個字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犯了錯誤(咎),然后因為這個錯誤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有應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懲罰、報應相關的成語,如“因果報應”、“罪有應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欺負別人,現在被老師罰站了,真是咎有應得!
初中生:他作弊被老師發現了,被記了大過,完全是咎有應得。
高中生:他騙了那么多人的錢,最后終于被警察抓住了,咎有應得!
大學生:他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公款,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真是咎有應得。
成人:他一直欺騙別人,最終被人揭穿了,咎有應得,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