誨約
成語(Idiom):誨約(huì yuē)
發音(Pronunciation):huì y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教、告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誨約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誨意為教導,約意為告誡。它表示通過教誨和告誡來引導他人,使其改正錯誤或行為不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誨約常用于教育和引導他人的場合,用來表達對他人的好意和關心,希望對方能夠明辨是非、改正錯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律歷志》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張騫的使者,他奉命前往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張騫出使途中,曾經遇到了一位狄道人,狄道人向張騫提供了一些寶貴的情報和指導,幫助他順利完成使命。張騫非常感激狄道人的幫助,回國后,他將狄道人的教誨和告誡傳授給了其他人,以示感恩和敬意。后來,人們將這種教導和告誡的行為稱為“誨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對學生說:“你們應該誨約自己,遵守校規。”
2. 父母對孩子說:“我們要誨約你,讓你學會正確的價值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誨約”拆分成“誨”和“約”來記憶。誨意為教導,約意為告誡。可以通過將“誨約”與教育和引導他人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教育、引導相關的成語,如“諄諄告誡”、“言傳身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誨約我們要愛護小動物。
2. 初中生:父母經常誨約我要注意安全問題。
3. 高中生:老師誨約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 大學生:導員誨約我們要珍惜大學時光,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