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造繭自縛
發音(Pronunciation):zào jiǎn zì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自己制造了困境,使自己陷入困擾或束縛的境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自己制造了困難、限制或不良局面,使自己無法自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人因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或錯誤決策而陷入困境,無法擺脫或改變現狀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自我限制、自我束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莊子·齊物論》:“齊物者,其心皆齊,其形皆肉,齊之至也,物無所用而皆用其心。養薄而不知肥,養瘠而不知飽。蓋將自其心,至人也,自知者不謂至人,為知者謂之至人。”意思是說,萬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形態和特點,但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人們應該用心去感知萬物的本質,而不是被外在的形態所迷惑。如果只看到物質的表象,就會陷入自己創造的繭中,無法自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前兩個字“造繭”表示制造繭子,后兩個字“自縛”表示自己束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不聽別人的勸告,自己造了個繭子自縛。
2. 如果你不勇敢面對挑戰,就會一直在自己造的繭子中掙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造繭自縛”想象成一個人用自己的手制造了一個繭子,然后被繭子束縛住,無法自由行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成語,如“自食其果”、“自掘墳墓”等,可以增加對自我束縛、自我限制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因為總是不按時完成作業,現在陷入了自己造的繭子中。
初中生:她一直不愿意嘗試新事物,自己造了個繭子自縛,錯過了很多機會。
高中生:他在學習上一直自我限制,不敢追求更高的成就,他真的是在造繭自縛。
大學生:他因為不敢面對失敗和挑戰,一直在自己造的繭子中徘徊,無法邁出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