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局
成語(Idiom):博局
發音(Pronunciation):bó j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廣泛涉獵,博采眾長,能夠掌握全局,把握大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博局是由“博”和“局”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博”表示廣泛涉獵,多方面的學習和探索,“局”表示局勢、形勢。博局的意思是指能夠全面了解和把握大局,具有全局觀念和戰略眼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具有全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看清形勢,把握大勢。也可用于形容一個組織或團體具有全面的能力和智慧,能夠應對各種復雜的情況和挑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博局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董仲舒傳》中。據傳,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著名學者和政治家,他在治理國家的時候,提出了“博物博法博術博局”的理念,主張君主應該廣泛涉獵各種知識,掌握各種技能,以便能夠全面了解和把握國家的形勢和大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博局的學者,不僅擅長文學,還精通歷史和哲學。
2. 公司的領導具有博局的眼光,能夠及時調整戰略,應對市場的變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博”字和“局”字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站在高處,能夠俯瞰整個局勢,而“博”字則表示這個人具有廣博的知識和能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博局相關的成語,如博學多才、博聞強記等,以及與博局相關的故事和歷史事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個博局的人。
2. 初中生:他是我們班上的學霸,擅長各科,真是博局之才。
3. 高中生: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需要具備博局的能力,才能應對各種挑戰。
4. 大學生:我希望通過大學的學習,能夠成為一個博局的人,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