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疾
成語(Idiom):遁疾(dùn jí)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逃避或躲避疾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遁疾是由“遁”和“疾”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遁”意為逃避、躲避,“疾”意為疾病。遁疾的基本含義是指逃避或躲避疾病,表示身體健康,沒有患病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遁疾一般用于形容個人身體健康,沒有受到疾病的困擾。可以用于夸獎他人身體健康,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沒有生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遁疾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中。故事講述的是齊國的公子重耳因為政治原因被迫流亡他鄉,但他在流亡期間一直保持身體健康,沒有生病。后來,重耳回到齊國并成為齊國君主,得以復國。因此,人們用“遁疾”來形容他在流亡期間的身體健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身體一直很好,真是遁疾啊!
2. 她每天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真是遁疾之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遁疾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快速逃離疾病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健康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身體健康”、“強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運動,希望能夠遁疾。
2. 初中生:他的身體一直很好,真是遁疾之人。
3. 高中生:在這個疫情期間,我們要做好個人防護,遁疾遠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