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頑
成語(Idiom):撒頑(sā wán)
發音(Pronunciation):sā w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物行動不顧后果,任意妄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撒頑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撒”和“頑”兩個字組成。其中,“撒”表示放任、任性,“頑”表示固執、頑固。撒頑形容人或物行動不顧后果,任意妄為,不聽勸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撒頑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特別是形容兒童或年輕人不聽勸告,任性而為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事物或現象的固執、不可改變的特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撒頑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錄,但可以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個成語。在古代,人們常常用撒頑來形容兒童或年輕人的頑皮行為,表示他們不聽勸告、任性而為。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成為了一個常用的形容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撒頑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撒”和“頑”都是形容詞,用來形容人或物的行為特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撒頑地不聽老師的話,結果被罰站。
2. 這個孩子太撒頑了,不管家長怎么教育也不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撒頑”與頑皮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想象一個不聽勸告,任性而為的孩子在撒嬌的同時頑皮地搗蛋,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撒頑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該主題的了解,例如“任性妄為”、“頑固不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3-6歲):小明撒頑地跑到教室里亂扔玩具。
2. 小學生(7-12歲):我弟弟撒頑地不吃飯,媽媽很生氣。
3. 初中生(13-15歲):他撒頑地不按時完成作業,老師批評了他。
4. 高中生(16-18歲):這個學生撒頑地不聽老師的建議,結果考試成績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