鉞下
成語(Idiom):鉞下(yuè xià)
發音(Pronunciation):yuè xi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鉞下是一個古代兵器的名稱,借指在統治者的權威之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鉞下源于古代兵器“鉞”,是一種古代的戰斗用斧。它的形狀獨特,斧頭大而寬,柄長而粗,具有很強的攻擊力。在古代,統治者常常手持鉞,象征著他們的權威和統治力。因此,“鉞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在統治者的權威之下,表示被掌控或受制于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或比喻一個人或事物被其他人或力量完全掌控。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被上司完全控制,或者一個國家被外國勢力掌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據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國君楚莊王非常喜歡養鹿。一天,楚莊王在園中觀賞鹿群時,突然發現一只鹿頭上長有一把鉞。王見狀大為驚訝,認為這是上天的征兆,表示自己的統治將無往而不利。于是,楚莊王將這只鹿賜給大臣,并以“鉞下”作為賜名。這個故事成為后來“鉞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鉞”和“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老板的兒子,一直都是鉞下之臣。
2. 在這個公司里,大家都是老板的鉞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鉞”字聯想成一個斧頭,而“下”字則表示在下方。這樣,你可以想象一個人被一個巨大的斧頭壓在身下,表示他完全受制于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兵器感興趣,可以了解更多關于鉞的知識。此外,你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令箭”、“龍馬精神”等等,來擴展你的詞匯和語言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鉞下之臣,我們都很聽話。
2. 初中生:政府的決策對我們這些學生來說就像是鉞下,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力。
3. 高中生:在高考的時候,我們學生就是考試命題者的鉞下,必須按照他們的要求來答題。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我們就是老板的鉞下,必須服從他們的安排和指示。
5. 成年人:在公司里,老板就是我們的鉞下,我們必須按照他的要求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