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除暴安良(chú bào ān liáng)
發音(Pronunciation):chú bào ān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消除暴力,維護社會安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除去暴力行為,保護人民的安寧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行為,也可以用于教育引導,強調個人應遵守法律、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源自《漢書·董仲舒傳》中的一句話:“除暴安良,必先除內憂”。意思是要想消除暴力,首先要解決內部的問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除暴安良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必須堅決除暴安良,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2. 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從根本上實現除暴安良的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除暴安良”拆分成兩個部分進行記憶,首先記住“除暴”,表示除去暴力行為,然后記住“安良”,表示維護社會安寧。可以將這兩個部分與類似含義的其他成語進行對比記憶,如“除惡務盡”、“安定團結”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了解中國法律體系和社會秩序的建設,了解公安機關的工作和社會公益組織的活動,進一步加強對除暴安良的理解和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學會除暴安良,不打架,不欺負同學。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區的志愿活動,為除暴安良貢獻自己的力量。
3. 高中生:在校園里,我們要尊重老師和同學,共同維護學校的安寧,做到除暴安良。
4. 大學生:作為青年人,我們要關注社會問題,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除暴安良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