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德
成語(Idiom):霸德 (bà dé)
發音(Pronunciation):bà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以強權壓制他人,不講道義和公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霸德是由“霸”和“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霸指強勢地位,德指道義和公正。霸德的意思是指一個人以強權壓制他人,不講道義和公正。這個成語主要用來批評那些濫用權力、欺壓他人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霸德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那些蠻橫霸道、不講道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那些以權勢欺壓他人、不顧公正的行為。比如,可以用來批評一個老板不公正地對待員工,或者一個政府官員濫用職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霸德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四庫全書》中。具體的故事起源已經不可考。但是,這個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在中國文化中非常常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霸德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老板霸德橫行,對待員工非常不公平。
2. 那個政府官員以霸德之勢,剝奪了很多人的權益。
3. 在這個公司里,霸德是不能容忍的,必須講求公正和道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霸德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強勢的人(霸)站在一堆道義和公正的書(德)上,壓制著其他人,不講道義和公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以權謀私”、“橫征暴斂”等,來加深對權力濫用和不公正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壞同學霸德欺負了我,不讓我玩。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要講道義,不能以霸德對待弱勢群體。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以公正的方式執法,不能以霸德對待民眾。
4. 大學生:在職場上,不能以霸德的方式對待下屬,要尊重每個人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