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俗
成語(Idiom):傲俗
發音(Pronunciation):ào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傲慢地看不起世俗的言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傲俗是由“傲”和“俗”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為傲慢地看不起世俗的言行。這個成語形容人對世俗的虛浮、淺薄和庸俗行為持有不屑的態度,表現出自己高尚的品質和價值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傲俗多用于貶義,形容那些自以為高人一等、看不起別人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追求虛榮和表面光鮮的人,同時也可以用來警示自己不要過于自負和傲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晏子使楚》是傲俗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故事中,晏子是戰國時期的一個有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有一次,晏子去楚國訪問,楚國的貴族們都穿著華麗的服飾,行為舉止炫耀奢華。晏子看到他們的舉止后,感到非常厭惡,他認為這些人的表面光鮮只是虛假的掩飾,內心卻是庸俗和低劣的。因此,他用“傲俗”這個成語來形容這些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傲俗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傲”和“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傲俗地看待別人的努力和成就。
2. 這個人傲俗得連朋友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傲俗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高高在上地站在世俗的頭上,表示他傲慢地看不起世俗的言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傲俗相關的成語,例如“傲視群雄”、“傲然挺立”等,以拓展對傲慢態度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傲俗地拒絕和其他同學一起玩。
2. 初中生:她總是對別人的成績傲俗地不屑一顧。
3. 高中生:這位學霸總是傲俗地看待其他同學的努力。
4. 大學生:他傲俗地看不起那些只追求物質享受的人。
5. 成年人:他總是傲俗地對待別人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