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熬
基本解釋
◎ 打熬 dǎ’áo
(1) [endure]∶支撐;忍耐
在商品買賣中打熬過來
(2) [suffering]∶磨礪;困難境況下的磨煉
(3) [toughen]∶鍛煉人
詳細解釋
(1).折磨;磨煉。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一折:“學干祿,悮殺我者也之乎,打熬成這一付窮皮骨。”《水滸傳》第二回:“ 史進 回到莊上,每日只是打熬氣力,亦且壯年又沒老小,半夜三更起來演習武藝。”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一章:“ 周大勇 ,這位在生活中經歷過打熬的人,這位在戰火中走過幾萬里的人,眼里閃著淚花子。”
(2).忍受。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一折:“身上單寒,肚中飢餒,怎么打熬的過!”《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吳山 重復自覺神思散亂,身體困倦,打熬不過,飯也不喫,倒身在床上睡了。” 魯迅 《南腔北調集·漫與》:“一個活人,當然是總想活下去的,就是真正老牌的奴隸,也還在打熬著要活下去。”
成語(Idiom):打熬(dǎ áo)
發音(Pronunciation):dǎ 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忍受痛苦、困苦,堅持不懈地忍耐或忍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熬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打指的是用力、用心,熬指的是忍受、堅持。打熬的含義是指在困難、痛苦的情況下堅持下去,忍受煎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人在困難、痛苦的環境中堅持不懈,不屈不撓地努力。可以用來形容堅持學習、工作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經歷艱難困苦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中有一段描寫賈母生病的情節,賈母生病后,賈府的人都非常擔心,大家輪流守夜照料賈母。其中有一位名叫林黛玉的人,在夜里照料賈母時,為了不打擾賈母休息,她不敢點燈,只能摸黑坐在床前。為了堅持守夜,她從晚上一直忍受到天亮,熬了一整夜。這個故事成為了“打熬”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考上大學,每天早起晚睡,真是打熬了。
2. 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有打熬的精神,堅持不懈地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打熬”與忍受痛苦、堅持不懈的意義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困難的情況下堅持下去,忍受煎熬的場景,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忍辱負重”、“堅持不懈”等,進一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為了參加比賽,每天練習打籃球,打熬了好多天。
2. 初中生:考試前夕,我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復習,真是打熬啊。
3. 高中生:高考期間,我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為了夢想,我愿意打熬。
4. 大學生:大學期間,我遇到很多挑戰,但我會堅持打熬,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