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書
成語(Idiom):薤書(xiè shū)
發(fā)音(Pronunciation):xiè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薤書是指被人遺忘的書籍或知識。比喻被人忽視或遺忘的事物。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薤書源自《史記·平津侯列傳》:“薤如也者,草也。其實也者,籍也。”薤是一種草,形狀類似于蔥,古人將薤葉卷成卷軸,用來記載文字。由于薤葉不常見,因此薤書也逐漸成為罕見的書籍。成語“薤書”借用了薤的形象,比喻被人遺忘的書籍或知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薤書常用于形容被人忽視或遺忘的事物。可以用于描述被人遺忘的歷史事件、被人忽視的才能或成就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列傳》記載了一個故事,講述了趙國平津侯李斯幫助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卻被忘記的悲慘遭遇。李斯為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對統(tǒng)一后的國家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秦始皇在位后卻忘記了李斯的貢獻(xiàn),將他視為薤書一般的存在,完全被遺忘。這個故事成為了薤書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書被大家遺忘得像薤書一樣。
2. 他的才華被埋沒,就像一本薤書一樣。
3. 這個歷史事件被人們遺忘,成了一本薤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薤書的形象與被遺忘的書籍聯(lián)系起來,形成記憶聯(lián)想。可以想象一本被人遺忘在角落里的書籍,就像薤葉卷成的卷軸一樣。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歷史書籍、文學(xué)作品等來了解更多被人遺忘的歷史事件、被忽視的才能或成就。同時,也可以通過學(xué)習(xí)其他成語來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語言表達(dá)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這本書被人們遺忘了,就像一本薤書一樣。
2. 初中生:歷史上有很多被人遺忘的事件,就像一本薤書一樣。
3. 高中生:他的才華被忽視了,就像一本薤書一樣。
4. 大學(xué)生:被人遺忘的知識是一本薤書,我們應(yīng)該重視學(xué)習(xí)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