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取
基本解釋
索取。 明 葉永盛 《戚畹殺師疏》:“今年冬季三個月該束脩銀九兩未付,于本月初六日,父早起親往 李誠鍯 府中討取。”《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六回:“一一發(fā)付之后,那里還敢向欽差大人手里討取。” 魯迅 《書信集·致韓白羅》:“現(xiàn)在又在去信討取大著作上的木刻插圖,但有沒有不可知。”
成語(Idiom):討取(tǎo qǔ)
發(fā)音(Pronunciation):tǎo q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通過討要或索取來獲取財物或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取是指通過討要或索取的方式來獲取財物或利益。這個成語強調的是通過強求或索要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討取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人通過不正當手段或強求來獲取財物或利益的行為。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人的貪婪和不勞而獲的態(tài)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討取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項羽是秦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他占領了秦朝的都城咸陽后,開始大肆討取財物。他發(fā)出命令,要求百姓將財物交出來,否則就會被殺。這個故事中的討取成為了后來討取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討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用各種借口來討取別人的財物。
2. 這種討取的行為是違法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討取這個成語與“索要”、“強求”等詞語聯(lián)系起來,來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借尸還魂”、“以卵擊石”等,來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討取了我的玩具。
2. 初中生:他通過討取來獲取了高分。
3. 高中生:政府官員利用職權討取了大量財物。
4. 大學生:他通過討取上司的贊揚來獲取晉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