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ǎo mù bìng)
發音(Pronunciation):sǎo mù b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對過去的事物、人物或情感過于執著,沉迷于回憶和懷舊,無法適應現實生活和新的環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掃墓病是由“掃墓”和“病”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掃墓是指清理和整理墳墓,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紀念。病指一種不正常的身體或心理狀態。掃墓病形容一個人過于沉迷于過去的事物,無法適應現實生活和新的環境,導致身心受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掃墓病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過去的事物或情感過于執著,無法順利適應變化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那些過分懷舊、無法放下過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掃墓病這個成語起源于中國古代的習俗。在清明節等傳統節日,人們會去掃墓祭拜先人,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紀念。而有些人掃墓時過于情緒激動,無法自拔,甚至會影響到正常生活。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沉迷于過去的回憶,真是患上了掃墓病。
2. 她對舊物件情有獨鐘,似乎患上了掃墓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掃墓病與過去掃墓的情景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沉迷于過去的回憶,無法自拔的樣子,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懷舊”、“回憶過去”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爺爺老是掃墓,他患上了掃墓病。
中學生:她總是對過去的事情念念不忘,真是患上了掃墓病。
大學生:他過于沉迷于過去的回憶,無法適應新的環境,看來他患上了掃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