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息
成語(Idiom):竦息 (sǒng xī)
發(fā)音(Pronunciation):sǒng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情激動,興奮或緊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竦息是由“竦”和“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竦”意為激動,興奮;“息”意為平息,安定。竦息形容人的心情或情緒非常激動,興奮或緊張,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竦息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對緊張或激動的情況下的心情。例如,參加重要考試、面試、比賽或演講時,人們常常會感到竦息。此外,竦息也可以用來形容對于重要消息、好消息或壞消息的激動和緊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竦息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一文中。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齊國的昭公即位后的一次會議。昭公提出了一項重大政策,會議的氣氛變得緊張而激動。后來,人們用“竦息”來形容這種緊張和激動的心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竦息是一個合成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考試,他的心情竦息不安。
2. 他聽到自己的名字被宣布時,感到一陣竦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竦息與激動、緊張聯(lián)系起來,想象自己在緊張的情況下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樣子,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更多與竦息相關的成語,如“心潮澎湃”、“情緒高漲”等,擴大詞匯量。
2. 深入了解春秋時期的歷史背景,了解《左傳》的內容,增加對成語起源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聽到放假的消息,我感到非常竦息。
2. 初中生:參加運動會的時候,我感到一陣竦息。
3. 高中生:面對高考,我心情竦息不安。
4. 大學生:聽到自己被錄取的消息,我感到一陣竦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