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尋章摘句
發音(Pronunciation):xún zhāng zhāi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只挑選出某篇文章中的片段,斷章取義,不顧全篇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尋章摘句是一個貶義詞語,形容人故意斷章取義,只選擇自己想要的部分,忽略原文的整體意義。這個成語的使用通常帶有批評、諷刺或警示的意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尋章摘句經常用于批評或諷刺那些故意曲解別人言論、文章或政策的人。它也可以用于提醒人們要注意整體思考問題,不要只看表面的片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尋章摘句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化場景。在古代,文人經常在文章中引用古書名句,以展示自己的博學和才華。然而,有些人為了顯示自己的見識和才能,會故意斷章取義,只引用古書中的某些片段,而不顧及整體的含義。這種行為被人們視為不誠實和不負責任的表現,逐漸形成了“尋章摘句”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尋章摘句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尋、章、摘、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尋章摘句,不顧整個文章的意思。
2. 這位政客經常尋章摘句,曲解對手的言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尋章摘句”這個成語:
1. 將“尋章摘句”拆分成四個漢字,分別記憶每個字的意思。
2. 將“尋章摘句”與類似的貶義成語進行對比,幫助記憶其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尋章摘句”相關的成語,例如“斷章取義”、“歪曲事實”等,以擴大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讀完整本書,不可以尋章摘句。
2. 初中生:我不喜歡那個同學,他總是尋章摘句我的話。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作者尋章摘句,完全歪曲了事實。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對待他人的言論要全面理解,而不是尋章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