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昭聾發聵
發音(Pronunciation):zhāo lóng fā k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傳達得非常清晰,引人注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昭聾發聵意為“昭示著聾者也能聽到,使聾者也能聽到”,形容聲音傳達得非常清晰,引人注意。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聲音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某種信息、聲音或言論非常引人注目,具有強烈的震撼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王莽在位時,一天他在朝堂上發表了一篇演講,聲音非常洪亮,傳到了遠方的山上,山上的聾人也聽到了他的聲音,大家都感到非常震驚和吃驚。后來,人們就用“昭聾發聵”來形容聲音傳達得非常清晰,引人注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可以拆分為“昭聾”和“發聵”兩部分。其中,“昭聾”表示聲音的顯露和傳達,而“發聵”表示聲音的震撼和引人注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聲音昭聾發聵,讓人印象深刻。
2. 這個新聞報道的內容讓人昭聾發聵,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站在高山上,聲音洪亮地傳播到遠方,連聾人都能聽到,這樣的場景非常顯眼和震撼,讓人難以忘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聲音、傳播和影響力相關的成語,如“聲名狼藉”、“言傳身教”等,可以拓展對語言運用和表達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講解聲音昭聾發聵,我們都能聽得非常清楚。
2. 初中生:那個演講者的聲音昭聾發聵,讓我對他的觀點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3. 高中生:這部電影的音效設計很出色,讓人聽得昭聾發聵,增強了觀影體驗。
4. 大學生:這篇論文的觀點獨特,引人思考,具有昭聾發聵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