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目
成語(Idiom):蕩目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àng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景物壯麗、遼闊,使人眼界大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蕩目是指景物的寬廣遼闊,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撼和開闊的感覺。它強調(diào)了景物的廣闊程度,使人感到眼界大開,心曠神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蕩目多用來形容自然景觀或場景的壯麗、遼闊,也可以用來形容藝術作品或人物的氣勢和魅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王莽傳》記載了一個故事。相傳王莽當政時,有人奏報有一座山峰高聳入云,王莽聽后非常感興趣,便帶領百官前去觀看。當他們到達山腳時,才發(fā)現(xiàn)山峰并沒有那么高,只是因為距離較遠,所以產(chǎn)生了一種錯覺。王莽看后感慨萬分,說這是“蕩目之山”,形容景物的壯麗和遼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蕩”和“目”兩個字組成,其中“蕩”表示廣闊,開闊,震撼;“目”表示眼睛,視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大草原的美景真是讓人蕩目的。
2. 登上高山,俯瞰群山和湖泊,讓人感到心曠神怡,蕩目之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蕩目的“目”字,表示眼睛,視覺,再聯(lián)想到開闊的廣闊景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景物壯麗、遼闊相關的成語,如“開闊眼界”、“壯麗景色”等,以豐富詞匯和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過一座蕩目的山,從山頂上可以看到整個城市的美景。
2. 初中生:這幅畫的色彩明亮,構圖獨特,給人一種蕩目的感覺。
3. 高中生:大學校園的美景真是讓人蕩目,每天都可以享受到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