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瑟
成語(Idiom):抖瑟
發(fā)音(Pronunciation):dǒu s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因寒冷或恐懼而顫抖不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抖瑟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抖指顫抖,瑟指古代樂器瑟琴。抖瑟原本是指彈奏瑟琴時手指顫抖,后來引申為人因寒冷或恐懼而顫抖不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寒冷的天氣中顫抖,或者因恐懼而害怕得不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抖瑟最早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鄘風·出其東門》一篇中,原句為“狐裘披之,公車驅之,殺伐之,以蕃殖之;抖瑟琴之,聊假寐之?!币馑际钦f,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國君驅使人民出征戰(zhàn)爭,結果導致人民生活困苦,無法安穩(wěn)地睡覺。其中的“抖瑟琴之”就是指人民因為恐懼而睡不安穩(wěn),而后來這個詞語就被引申為形容人因寒冷或恐懼而顫抖不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天氣太冷了,他站在外面抖瑟。
2. 他被老師點名批評,抖瑟地站起來道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抖瑟與寒冷或恐懼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因為寒冷或恐懼而顫抖不安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寒冷或恐懼相關的成語,例如“戰(zhàn)戰(zhàn)兢兢”、“惴惴不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天氣太冷了,我站在操場上抖瑟。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抖瑟地背誦了一遍知識點。
3. 高中生:演講比賽前,我抖瑟地等待我的輪次。
4. 大學生:走進考場,我抖瑟地期待著考試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