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契
基本解釋
訂交。 清 王詒壽 《沉竹虛<亦廬詩>序》:“ 詒壽 與先生忘年訂契,彌日言驩?!?清 王詒壽 《蘭溪訓導陳君誄》:“是則是效,亦步亦趨;壎篪訂契,金石不渝?!?/p>
成語(Idiom):訂契
發音(Pronunciation):dìng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兩個人或團體通過簽訂契約或合同達成協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訂契是指通過簽訂契約或合同來達成協議。這個成語強調了雙方之間的約定和承諾,表示雙方都有責任遵守合同的內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訂契一般用于形容雙方達成協議或簽訂合同的情況。它可以用來描述商業合作、法律事務、政治協議等各種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訂契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揚雄傳》中。據說,西漢時期的揚雄曾經在他的著作《法言·雜說》中使用了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雙方達成協議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訂契的結構是“訂”和“契”兩個字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在會議上訂契了一項重要的合作協議。
2. 我們必須訂契,確保雙方都能遵守合同的條款。
3. 這份合同的訂契將對我們的業務產生深遠的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訂契”拆分為“訂”和“契”兩個字來記憶。訂可以理解為簽訂合同,契可以理解為契約。通過將這兩個字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訂契相關的法律知識,了解合同的重要性和簽訂合同的注意事項。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3-6歲):我們要訂契,一起玩耍,不打架。
2. 小學生(7-12歲):老師和家長要訂契,共同關注我的學習和成長。
3. 中學生(13-18歲):我和朋友訂契,互相幫助,一起進步。
4. 大學生(19-22歲):同學們要訂契,共同努力,取得好成績。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們要訂契,保護環境,共同建設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