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奩
基本解釋
猶言梳妝鏡。 宋 黃機 《傳言玉女·次岳總干韻》:“夢斷陽臺,甚情懷,似病酒。冰奩羞對,比年時更瘦。”
成語(Idiom):冰奩(bīng lián)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l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極為冷靜、冷淡、冷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冰奩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由“冰”和“奩”兩個字組成。“冰”表示冷,指冷靜、冷淡;“奩”是舊時婦女盛放嫁妝的箱子,意味著封閉、冷漠。冰奩形容一個人冷靜、冷淡、冷漠,不動感情、不露聲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冰奩通常用來形容人在面對困難、挫折、壓力等情況時能保持冷靜,不受外界影響,不動感情、不露聲色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冰奩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的《洪范》一書中。據說,明代官員楊慎在一次考試中被人陷害,他被告知要在考場上寫下自己的罪名。楊慎面對這個陷阱,冷靜地寫下了“冰奩”兩個字。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形容人冷靜、冷淡、冷漠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冰奩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冰奩的態度。
2. 面對挑戰,她展現出了冰奩的心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冰奩與冷冰冰的冰箱聯想在一起,想象在冰箱里的東西都是冷漠、冷靜的,不受外界影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冷靜、冷淡、冷漠相關的成語,如冷眼旁觀、冷嘲熱諷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看起來像個冰奩,從來不笑。
2. 初中生:面對考試的挑戰,他展現出了冰奩的冷靜態度。
3. 高中生:她雖然外表冷漠,但內心卻是一個冰奩,不輕易流露情感。
4. 大學生:作為一個領導者,他需要保持冰奩的態度,不受外界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