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鎮
基本解釋
(1).下沉;下降。 北周 庾信 《終南山義谷銘》:“寥郭上浮,崢嶸下鎮。”
(2). 唐 代戍邊之兵分為軍、守捉、城、鎮,鎮又分為上中下三等。《新唐書·兵志》:“ 唐 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者曰道。”《新唐書·百官志四下》:“凡上鎮二十,中鎮九十,下鎮一百三十五。”原注:“每防人五百人為上鎮,三百人為中鎮,不及者為下鎮。”
成語(Idiom):下鎮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zh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人降臨,使整個氣氛變得莊重肅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鎮是由“下”、“鎮”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下”表示降臨、來到,“鎮”表示使安定、使莊重。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高人降臨的場景,使整個氣氛變得莊重肅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高級官員、名人或者高人到來的場合,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莊重肅穆的氛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魏公子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魏公子與孔子相見的情景。魏公子對孔子的名聲非常贊賞,因此特地到孔子的住處拜訪。當孔子得知魏公子來訪后,他派人在門口擺放了兩把大刀,象征著莊重肅穆的氛圍。魏公子看到這一切后,非常感動,稱贊孔子的風采。后來,人們就用“下鎮”來形容這樣的莊重肅穆的場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高級領導下鎮,會議的氛圍立刻變得莊重肅穆。
2. 名人下鎮,整個活動的氣氛變得隆重而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下鎮”與高級官員到來的莊重肅穆場合聯系起來,想象高級官員降臨時的莊重氛圍,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莊重肅穆有關的成語,如“肅然起敬”、“莊嚴肅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進教室的時候,同學們都下鎮了,安靜地坐在座位上。
2. 初中生:校長下鎮參加了畢業典禮,整個禮堂的氛圍變得非常莊重。
3. 高中生:名人下鎮講座,聽眾們都沉浸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認真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