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干
成語(Idiom):闌干(lán gān)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án g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任何收入或財物,一無所有的狀態(tài)。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闌干一詞源于古代官府設立的用于救濟貧困人口的“闌干院”。闌干院是古代社會的一種救濟機構(gòu),用于接收無依無靠、無力生活的人。因此,闌干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沒有任何收入或財物,一無所有的狀態(tài)。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闌干一詞常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處于貧困、困頓的境地,無法自給自足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項目、企業(yè)或計劃沒有任何資金或資源支持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闌干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南朝宋梁時期的《梁書·周文育傳》中。據(jù)傳,周文育是梁武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曾經(jīng)提出了一個救濟貧困人口的建議,即設立“闌干院”來救濟無依無靠、無力生活的人。這個建議得到了梁武帝的采納,并在全國范圍內(nèi)設立了闌干院。后來,人們將這種沒有任何收入或財物的狀態(tài)稱之為“闌干”。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闌干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闌”和名詞“干”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失去工作后,一下子變得闌干起來。
2. 這個項目沒有任何投資,現(xiàn)在已經(jīng)陷入了闌干的境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闌干”與“沒有干糧”進行聯(lián)想,干糧代表著食物和財物,沒有干糧就意味著一無所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貧困、無依無靠相關(guān)的成語,如“赤貧”、“赤膊上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零花錢都用完了,現(xiàn)在我也闌干了。”
2. 初中生:“他家庭貧困,家里沒有任何積蓄,可以說是闌干狀態(tài)。”
3. 高中生:“這個企業(yè)沒有資金支持,已經(jīng)陷入了闌干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