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蠻
基本解釋
古謂南方的八蠻國。《周禮·夏官·職方》:“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禮記·王制》“南方曰蠻” 孔穎達 疏引《爾雅》 漢 李巡 注云:“一曰 天竺 ,二曰 咳首 ,三曰 僬僥 ,四曰 跛踵 ,五曰 穿胸 ,六曰 儋耳 ,七曰 狗軹 ,八曰 旁春 。”后以泛指外族。 唐 王維 《故右豹韜衛長史任君神道碑》:“授鉞以董八蠻,可傳首於魏闕。”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中國知之可也,九夷八蠻,何自知之?”
成語(Idiom):八蠻
發音(Pronunciation):bā m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八個野蠻的部落,比喻兇惡殘暴的人或勢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八蠻一詞源自古代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部落,這些部落以其殘暴兇狠而聞名。八蠻成語用來形容人或勢力的兇惡殘暴,暗指其行為像八個野蠻的部落一樣野蠻無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八蠻一詞常用于形容惡勢力、兇惡之徒或殘暴的行為。可以用來描述某個人或團體對他人的欺凌、威脅或暴力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八蠻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記載。古代中國有許多少數民族部落,其中一些部落以其兇殘暴力而聞名。這些部落常常對周圍的人民進行搶劫、掠奪和壓迫。因此,八蠻成語便形成了,用以形容那些兇惡殘暴的勢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八蠻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八”和“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像八蠻一樣兇惡殘暴。
2. 這個團伙的成員都是八蠻之輩。
3. 這個惡勢力必須被鏟除,不能讓八蠻肆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野蠻”相關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有八只手的野蠻人,他們兇惡殘暴地對待周圍的人。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住八蠻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歷史中的少數民族部落,以及他們對于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影響。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八方來賀”、“八面玲瓏”等,進一步豐富詞匯和語言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欺負我們的同學真是個八蠻!
2. 初中生:這部電影中的反派角色太八蠻了,讓人很討厭。
3. 高中生:這個團隊的行為簡直八蠻,完全沒有道德底線。
4. 大學生:那個政府官員貪污腐敗,真是八蠻之徒。
5. 成年人:我們一定要團結起來,抵制八蠻勢力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