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樞
基本解釋
猶萬幾。 唐 白居易 《策林·君不行臣事》:“﹝王者﹞謹殿最而賞罰焉,審幽明而黜陟焉,則萬樞之要畢矣。”《舊唐書·劉太真傳》:“﹝帝為詩曰:﹞‘……時此萬樞暇,適與佳節并。’”
成語(Idiom):萬樞
發音(Pronunciation):wàn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核心、關鍵所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萬樞一詞源于《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晉人攻齊,鄭伯救之。齊人曰:‘鄭伯,騎也,不能入車。’故晉人使齊人棄車,鄭伯乃得入。”這句話的意思是晉國攻打齊國時,鄭國的伯爵前來救援,但齊國人卻嘲笑他不能上馬車。于是晉國人讓齊國人扔掉馬車,鄭伯才得以上車。從此以后,“萬樞”就用來形容事物的核心、關鍵所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萬樞常用于描述某個事物或問題的關鍵所在,強調事物的核心和關鍵環節。可以用于討論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萬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的一段歷史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萬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萬”和“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成功與否,關鍵就在于解決這個問題的萬樞。
2. 在學習中,掌握基本概念是學習的萬樞。
3. 身體健康是幸福的萬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核心”、“關鍵”等詞語進行聯想,加深對成語“萬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萬樞”有關的成語,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萬事如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覺得玩具車的四個輪子就是它的萬樞。
2.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掌握好加減乘除的基本運算是數學學習的萬樞。
3. 中學生:在準備高考時,掌握好各科的基礎知識是考試成功的萬樞。
4. 大學生:在進行科研項目時,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是研究的萬樞。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成語“萬樞”。如果有其他問題,可以隨時向我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