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
基本解釋
[釋義]
(名)敘述英雄傳說或重大歷史事件的敘事長詩。
[構成]
偏正式:史(詩
[例句]
寫史詩。(作賓語)
英文翻譯
1.epic
詳細解釋
◎ 史詩 shǐshī
[epic] 敘述重大歷史事件或英雄傳說的長詩
音樂舞蹈史詩
(1).敘述英雄傳說或重大歷史事件的敘事長詩。 章炳麟 《文學說例》:“韻文完具而后有散文,史詩功善而后有戲曲。” 茅盾 《子夜》九:“從前 荷馬 寫《依利亞特》這不朽的史詩,固然著力表揚了 希臘 軍的神勇,卻也不忘記贊美著 海克托 的英雄。”
(2).借指比較全面地反映一個歷史時期社會面貌、人民生活的優秀長篇敘事文學作品。 陳毅 《快參加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詩:“近代的《紅樓夢》,是一部反映中國社會生活的史詩。”
(3).比喻壯麗的、足以傳世的業績。 楊朔 《西江月》:“他們是用自己整個的生命在創造一部空前壯麗的史詩。” 杜鵬程 《年青的朋友·光輝的里程》四:“他們近五、六年來的經歷,就是一部可以千古詠唱的史詩。”
成語(Idiom):史詩(shǐ shī)
發音(Pronunciation):shǐ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史詩形容事物的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史詩原指古代文學作品中描寫英雄事跡的長篇敘事詩,后來泛指任何規模龐大、內容豐富、富有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在成語中,史詩用來形容事物的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史詩常用于形容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作品、建筑等,以突出其規模龐大、影響深遠。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部電影的制作規模、一場比賽的激烈程度、一次壯麗的演出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詩一詞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文學中,指的是描寫英雄事跡的長篇敘事詩。古希臘的史詩作品《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被譽為世界文學的瑰寶,影響深遠。后來,史詩一詞逐漸泛指任何規模龐大、內容豐富、富有感染力的文學作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部電影的制作規模真是史詩級的,令人震撼。
2. 他的演講像一部史詩,感人至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史詩與規模龐大、氣勢磅礴的事物聯系起來,形成聯想。可以想象一幅宏偉壯麗的畫面,或者想象一部史詩般的電影,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著名的史詩作品,如《伊利亞特》、《奧德賽》、《紅樓夢》等,以加深對史詩的理解和欣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看史詩般的動畫片,畫面很壯觀。
2. 初中生:這場比賽真是史詩級的,每個人都全力以赴。
3. 高中生:這部小說的情節跌宕起伏,堪稱現代文學的一部史詩。
4. 大學生:這座古建筑真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史詩,值得我們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