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衣
基本解釋
(1).謂以山為衣。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瑯琊莊公司馬裔墓志銘》:“松風云蓋,白水山衣。賢已星隕,人沒蘭衰。”
(2).隱居者所穿的衣服。 唐 王建 《從軍后答山中友人》詩:“愛仙無藥住溪貧,脫卻山衣事 漢 臣。” 唐 黃滔 《題宣一僧正院》詩:“山衣隨疊破,菜骨逐年羸。” 金 元好問 《李道人崧陽歸隱圖》詩:“愧我出山來,京塵滿山衣。”
成語(Idiom):山衣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y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山野間的草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山衣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山指山地,衣指衣物。山衣原指山野間的草木,后來引申為指人們在山野間穿著的衣物。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山野間的自然景色,表達了人們與自然的緊密聯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山衣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山野間的景色,可以用于描繪風景優美、自然宜人的地方。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在山野間穿著樸素、質樸的衣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山衣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蕩》一篇中,原文是“山有榛,隰有草,衣錦褧衣。”這句詩意味著衣錦褧衣,即使在山野間也要穿著華麗的衣物。后來,人們將其中的“榛”和“草”合稱為“山衣”,用來形容山野間的草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山谷里的山衣如此茂盛,仿佛進入了一個仙境。
2. 她穿著樸素的山衣,顯得格外清新自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山衣”與山野間的草木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穿著樸素的衣物在山野間漫步,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自然景色相關的成語,如“山明水秀”、“山清水秀”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春天里,山衣披滿了整個山坡,像一條綠色的毯子。
2. 初中生:我喜歡穿著山衣在山野間徒步旅行,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3. 高中生:山衣的翠綠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仿佛置身于仙境。
4. 大學生:他穿著樸素的山衣,散發著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
5. 成人:每當我走進山野,看到那片茂盛的山衣,我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