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允
基本解釋
◎ 平允 píngyǔn
(1) [fair and just]∶公平適當
祖父經,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后漢書·虞詡傳》
分配得很平允
(2) [gentle;mild]∶性情謙和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書] fair and just; equitable
詳細解釋
(1).公平允當。《后漢書·虞詡傳》:“祖父 經 ,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 唐 吳兢 《貞觀政要·任賢》:“ 周 既職兼兩宮,處事平允,甚獲當時之譽。”《清史稿·高宗紀一》:“乙亥,命持法寬嚴,務歸平允。” 胡適 《再寄陳獨秀答錢玄同》:“ 錢先生 以《三國演義》與《說岳》并舉,亦似未盡平允。”
(2).謂性情平易。《晉書·齊王攸傳》:“少而岐嶷,及長清和平允,親賢好施。”
成語(Idiom):平允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yǔ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正、公平,沒有偏袒和歧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允是指對待事物公正無私,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偏不倚。它強調的是對待事物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不偏向個人的利益和偏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平允常用于形容公正的判斷、公正的待人態度和公正的法律裁判。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組織、機構或者社會的公正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平允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文公十七年》中。傳說在古代,有一個叫平允的人,他非常公正,對待每個人都一視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因此,人們就用他的名字來形容公正無私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允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法官審案非常平允,沒有偏袒任何一方。
2. 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平允的態度,不偏不倚。
3. 這個組織的決策總是平允公正的,沒有任何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平允這個成語與公正、無私這些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兩個平衡的天平上,表示他對待事物時公平無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公正、公平相關的成語,如“公正無私”、“公平無私”等。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和故事,深入了解公正和平允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今天在班上對我們的表現評價非常平允,沒有偏袒任何一個同學。
2. 初中生(14歲):我覺得學校的考試評分應該更加平允一些,不能只看分數,還要考慮到每個人的努力程度。
3. 高中生(17歲):社會應該更加平允公正,給每個人提供平等的機會,不受到性別、種族或者背景的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