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qiè fū zhī tòng ㄑㄧㄝ ˋ ㄈㄨ ㄓㄧ ㄊㄨㄙˋ切膚之痛(切膚之痛)
◎ 切膚之痛 qièfūzhītòng
[keenly felt pain] 切膚:與自身關系極密切。親身感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受萬罪于公門,竟屬切膚之痛。——《聊齋志異·冤獄》
詞語解釋
qiè fū zhī tòng ㄑㄧㄝ ˋ ㄈㄨ ㄓㄧ ㄊㄨㄙˋ切膚之痛(切膚之痛)
切身的痛苦。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獨其切膚之痛,乃有未能恝然者,輒復云云爾。”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冤獄》:“受萬罪於公門,竟屬切膚之痛。” 魯迅 《吶喊·阿Q正傳》:“他起來之后,也仍舊在街上逛,雖然不比赤膊之有切膚之痛,卻又漸漸的覺得世上有些古怪了。”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切膚之痛
成語(Idiom):切膚之痛
發音(Pronunciation):qiè fū zhī t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痛苦得像被刀割到皮膚一樣,形容痛楚深刻,難以忍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痛苦或遭受打擊非常深刻,令人痛心疾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打擊、損失、失敗等對個人或集體造成的痛苦和傷害,強調痛苦程度之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淮南子·人間訓》:“切于膚而不切于骨,是謂小痛;切于骨而不切于髓,是謂大痛。”后來,被用來形容痛苦程度極深的感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切膚”和“之痛”兩部分組成,前者表示被切割的痛感,后者表示痛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失敗對他來說是一次切膚之痛。
2. 這場災難給整個社區帶來了切膚之痛。
3. 離別的痛楚如同切膚之痛,令人難以忘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拆分為“切膚”和“之痛”兩部分進行記憶。同時,可以聯想到被刀割到皮膚的痛感,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痛苦、傷害相關的成語,如“痛徹心扉”、“痛不欲生”等,以豐富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被蚊子咬了一整晚,癢得切膚之痛。
2. 初中生:考試沒考好,對我的自信心是一次切膚之痛。
3. 高中生:父母離婚給我帶來了切膚之痛,我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4. 大學生:經歷了一次失敗創業,我深刻體會到了切膚之痛。
5. 成年人:失去親人是一種切膚之痛,讓人無法抹去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