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章
基本解釋
◎ 樂章 yuèzhāng
[movement] 成套樂曲中具有一定主題的獨立組成部分
交響樂一般由四個樂章組成
英文翻譯
1.{音} movement
詳細解釋
(1).古代指配樂的詩詞。后亦泛指能入樂的詩詞。《禮記·曲禮下》:“居喪,未葬讀喪禮,既葬讀祭禮。喪復常,讀樂章。” 孔穎達 疏:“樂章,謂樂書之篇章,謂詩也。”《晉書·樂志上》:“ 漢 自 東京 大亂,絶無金石之樂,樂章亡缺,不可復知。”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宜定樂章,以告神明,東巡 泰山 ,奏功皇天。”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上:“自 宣 政 間, 周美成 、 柳耆卿 輩出,自製樂章。” 清 徐士鑾 《宋艷·傅會》:“見二少年公子云:‘久誦公樂章,愿得公從容笑話。’”
(2).音樂名詞。大型套曲如交響曲、奏鳴曲等的各有機組成部分。結構上有相對的獨立性,可以單獨演奏。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階級意識》:“﹝《三吏》、《三別》﹞雖然是各自獨立的六首詩,但也可以看為是在一個主題下分成六段的一部樂章。”
(3).泛指樂曲。 浩然 《艷陽天》第五一章:“農業社好像辦喜事兒,請來一班子吹鼓手,演奏著動人心弦的樂章。”
成語(Idiom):樂章
發音(Pronunciation):lè z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生活愉快、心情輕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樂章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樂指快樂、愉快,章指篇章、文章。樂章形容人的生活愉快、心情輕松,沒有煩惱和憂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樂章常用于形容人的生活狀態或情緒狀態,表示人生活愉快、心情舒暢,沒有煩惱和憂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樂章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準書》中,其中有一句話是“宜樂章”。后來,樂章逐漸被用來形容人的生活狀態和心情輕松愉快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樂章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樂”和名詞“章”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過著樂章的生活,沒有太多的煩惱和憂愁。
2. 她的心情一直很樂章,總是充滿了笑聲和快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樂章”與快樂、愉快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例如想象一個人在花海中歡快地唱歌跳舞,表達了他的生活狀態是樂章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樂章相關的成語,如“樂不可支”、“樂極生悲”等,來進一步豐富對樂章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過著樂章的生活,沒有作業和考試的壓力。
2. 初中生:放假了,我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玩耍,心情真的很樂章。
3. 高中生:考試結束了,我終于可以松口氣,感覺像是走出了一段樂章的生活。
4. 大學生:大學生活真的很樂章,我可以自由地安排時間,追求自己的興趣。